>>您当前位置:首页 -> 原创 -> 今日网闻
田间车间齐发力!隆德好水乡以产业为桥连农带农
2025-10-13 21:46:51   
2025-10-13 21:46:51    来源:宁夏新闻网

  宁夏新闻网讯(记者 丁炜勇 李东)10月13日,秋日的阳光洒在隆德县好水乡的田野上,在后海村的马铃薯基地里,大型拖拉机穿梭田间,将粗壮的藤蔓粉碎还田,轰鸣声中满是丰收的序曲;不远处的竹青缘纸业帮扶车间内,机械高速运转,纸张经裁剪封装变身为整洁的生活用纸,工人们熟练操作,一派繁忙;永丰村的蔬菜大棚里,嫩绿的西兰苔、豌豆苗透着生机,务工人员穿梭采摘,指尖翻飞间勾勒出致富图景……眼下的好水乡,从田间到车间,特色产业正让“家门口就业、靠好产业致富”的心愿变为现实。

  在后海村马铃薯种植基地,隆德县瑞平马铃薯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故事格外动人。2010年,面对村民“靠天种薯”的困境,潘跟平牵头成立合作社,从开辟试验田摸索,到引进青薯9号、宁薯19号等高产品种,逐步打破传统种植桎梏。如今,合作社流转土地1600多亩,实现全程机械化生产与病虫害精准防控,年产量达6000吨,年总收入超350万元。更带动40多户脱贫户、180余户周边农户及6个家庭农场,共种植3.5万亩马铃薯,每年提供30多个长期岗位、吸纳100多人季节性务工,人均年务工收入约1.5万元。“种薯时带动20-30人务工,采收时需要120人左右。村民还帮水磨村村集体经济种了600多亩,预计增收20万元—30万元。”后海村党支部副书记潘跟平话语间满是自豪。

  产业增收的链条不止于田间。后海村竹青缘纸业帮扶车间里,回旋切割机、全自动抽纸机不停运转,除生活用纸外,还加工竹筷,日产纸制品4吨、竹筷40万双,产品销往县内及周边市县餐饮企业,年收益达700万元。在后海村村民王燕红眼中,这里是“顾家又挣钱”的好地方:“我在这干了6年,每月能拿2000-3000元,离家近还能照顾家里。”

  永丰村的设施蔬菜基地,则让“绿色银行”惠及更多农户。100多亩的蔬菜大棚里,西蓝苔、豌豆苗、龙芽白菜等长势喜人。基地组建100人专业采摘团队,60余人实现长期务工,年收入达3万至5万元。宁夏康硕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王卫龙介绍,基地主要带动周边群众入园务工。

  如今的好水乡,以合作社引领、企业带动为抓手,立足乡土资源将产业发展与农户增收紧密绑定,让越来越多村民融入产业链。随着特色产业不断培育壮大,好水乡联农带农的路子越走越宽,乡村振兴的多彩画卷,正在这片土地上徐徐铺展。(图片由受访单位提供)

【编辑】:杨洲
【责任编辑】:任岚